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海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海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11-14     阅读次数:

 
一、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1.发展定位
把海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培养化学工程领域特别是海洋化工、制盐与盐化工方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在本领域的实践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2.建设目标
通过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建设,使中心设备更加完备、实验手段更加先进可靠、制度更加健全,环境与布局更加合理、安全与环保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措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实验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优良;理论与实验教学更加融合、学科间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实际工程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更强。建设成为市内一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高水平的教学型实验教学中心。
二、建设思路
中心旨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在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验中心管理和运行机制、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以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辐射示范作用更加显著。
1.加强高水平实践平台建设
海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是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活动、掌握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建立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平台是保证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平台兼顾学科建设、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并根据社会和化工行业特别是海洋化工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的整体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
2.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尚存在不足,尤其是高学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因此,中心的建设思路是每年选拔业务素质好、事业心强、有责任感并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带头人,通过建立有效的聘任机制,以科研、教研带动工程实践教学建设,吸收更多的年轻教师共同参与横向工程项目,在实干中练习,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工程能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践教学团队。
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实验中心优化实践课程设置,整合实践课程内容,尤其是强调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训与实习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实践教学环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筹划、组织和实施,另外,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践各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有效衔接,构建以海洋化工为特色、优势,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4.加强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本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方法以及终身学习知识的能力。大学生虽然求知欲望强,学习潜力大,但独立意识强,这就需要师生在相互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中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进步,师生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为此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改进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以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型学习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进一步开放实验室,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创新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由于受经费、人员和技术条件等限制,目前,中心对于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开发与应用尚存在不足。因此,中心在运行模式方面的建设思路是建立与现代化管理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实验室全方位开放运行机制和开放运行保障体系,为广大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环境条件,从而保证资源有效共享和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培养。
三、中心建设情况
1.条件与环境建设
十三五期间中心规划建设海洋化工仿真实验室和工程设计训练中心,服务于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工艺、化工设计课程及本科毕业设计;加强与海洋化工企业合作,新增2个校外实习基地。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自行设计具有海洋化工特色的实验装置,并进行推广应用;完成化工热力学与相平衡实验室、化工工艺实验室设备的升级改造,实验室设备、环境与学科发展及海洋化工行业发展相适应。
注重数字化、网络化实验平台建设。在已建成网络化的实验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网络化仿真实验的探索,加强实际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的结合;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完善自主开发的化工热力学相平衡数据库建设,并实现网络化,对教师及本校学生开放,与行业内科研院所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课外实验教学活动搭建平台,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内、课外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2.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引进博士3-6名,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1-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超过75%,中心专职教职工达到40人以上。加强交流,每年参加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不少于70人次;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实践教学导师,参与专业实验、毕业设计、创新实验指导工作。
鼓励中心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师资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和科研能力。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申请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参加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项、校级1-2项,申报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各1项;出版教材/专著2-3部,实验讲义/教材1册;发表教改论文20篇以上,建成视频公开课1-2门(水盐体系相图、化工设计),课件和电子教案等网络资源达到20 GB。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10项、省部级10-20项,科研经费额3000万元以上,省部级科研成果2-3项,发表被SCIEI检索学术论文150篇以上。
3.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加强实践环节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加有机融合;开展更加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完善校内、校外实践创新基地、优化学生的创新环境,持续改进,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本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全面修订本科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奖励政策和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力争在规划期内,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2项,市级奖励40~50项,本科生发表论文40~50篇,申请专利5-10项。
4.探索实验中心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运营效率
探索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和开放运行模式。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使中心的管理更加科学,建立一套完整高效合理、资源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本科生在课余、假期进入实验中心,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进步及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5.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拓宽视野,增强辐射能力
继续发挥海洋化工行业的依托优势,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中国盐业总公司、大连盐化集团等企业交流合作,建设海洋化工实习基地、海洋化工创新创业基地。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每年5-10名)参加实验教学、工程实践课程教学,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强化教师及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工程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切实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为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海洋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继续承办和参加大型国内外会议,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增强辐射与示范作用。
6.突出工程优势,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进一步突出海洋化工特色和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优势,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海洋化工特色优势,逐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