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工业结晶与颗粒过程技术团队

团队名称:工业结晶与颗粒过程技术团队

7586101f6b894e3e91f06d93af4ca1c0.png

团队负责人:                                

王彦飞.jpg

王彦飞,1977年出生,博士、特聘教授、博导。现任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天津市海洋化工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兼任天津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无机盐工业》、《工业水处理》等杂志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全国蒸发专业学组”专家,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环保领域技术专家、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领域智库专家、中国盐业协会专家。

主要从事工业结晶工艺开发优化及设备设计、含盐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主持完成横向项目70余项、科技部重点攻关子课题1项,面上基金1项;发表论文12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项。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团队成员:

7a54158ed30b4dfa98835fd138c755d8.jpg

朱亮,1980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后”,曾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工业结晶基础理论及其应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工业结晶产品粒度调控、电子级材料分离与纯化、多晶型形成机理以及功能性碳量子点的开发与应用等方向开展了大量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5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在学术研究方面,发表6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已申请20余项发明专利,其中15项专利已成功获得授权。

3bd4f264069b4a2a8610685295313e89.jpg

赵晓昱,1986年出生,博士,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30位高校专利转化利用杰出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国际盐湖学会青年学者,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专家等。(曾)任SCI期刊DWT副主编,国际电化学会会刊EA等3部SCI期刊客座主编,3部SCI期刊(青年)编委,和2部EI期刊编委,AM, AS, ACS Nano, ES&T等20余部期刊审稿人。从事新型电化学分离/储能,及工业结晶技术研究。近年主持国自科在内纵向10余项,主持横向项目10余项。参与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研发,国自科等项目30余项。主编参编英文专著各一部;一作/通讯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近年培养研究生超过10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全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优秀奖,以及攻读博士学位。


图片5.png

      许史杰,198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结晶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委托横向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及横向项目20余项。在化工以及晶体学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80篇,申请发明专利24项,授权10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连任SCI二区期刊Molecules客座主编。

赵文立.jpg

赵文立,1985年出生,博士,副教授。 从事结晶过程理论计算以及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向研究,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特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1项,天津市卤水化工与资源生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2篇。

6ecc0fc382254bd4b9609d0ffd821309.jpg

贾原媛,1972年出生,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工业结晶和生物质材料。参加国家自然基金2项,参加横向项目10项;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天津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获得2022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1部,参编专著2部、教材4部。获得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2项和西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a904c0cd12d34827b461737195dc008d.jpg

韩梅,毕业于芬兰拉彭兰塔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博士后。讲师,主讲课程:化工原理;研究方向:工业结晶,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CFD计算仿真模拟,多相流。


49e8746565d34812955998dd84fa83cb.jpg

赵子健,1989年出生,博士,讲师(内聘副教授),民进会员。研究涉及无机功能材料与能源电化学领域,致力于锂钠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原位电化学解析,卤水资源电化学提取与工业结晶纯化研究。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4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Mater. Chem. A、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Inorg. Chem. Front.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担任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

124996fd95af43c1ba4fb0b07cc10139.jpg

杨静,1992年出生,博士,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业结晶,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固液相平衡规律,复杂含盐废水结晶分盐处理,晶体成核和生长机理研究,晶体形貌与粒度调控。参与“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并参与产学研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8项,授权5项。


研究方向聚焦:

工业结晶机制探索与工艺流程创新;

计算流体力学应用及结晶装置优化设计;

海卤水/含盐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电化学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前沿开发。


教学与科研成就概览:

本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逾十项,高效完成近200项企业委托任务。近5年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88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在教育领域,团队负责国家级一流课程等共计18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编纂出版专著与教材9部,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为学术界与产业界输送了大量优质资源。此外,团队还荣获天津市专利优秀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亮点: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攻工业结晶技术,成功开发出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工业结晶产品,有效破解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与行业伙伴携手,研发出100余套连续结晶、熔融结晶工艺包及成套设备,为中石化、浙江医药、中粮等超过100家行业领军企业提供了新质生产力。致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团队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集体照.jpg